こりゃ台湾料理じゃねーよ!😠(這才不是台灣料理咧!)
如果問「最讓我困惑的食物是什麼」,我會先回答仰望星空派跟鯡魚罐頭。
接著我可能會想三秒,在面有難色地補充:「還有在日本的台灣料理」。
最近令人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各種「珍珠x鹹食」的奇妙搭配,就會知道日本人到底有多麽擅長把料理變得⋯⋯很有⋯⋯創意⋯⋯⋯⋯??
珍珠拉麵、珍珠冬粉、珍珠披薩,甚至有人拿珍珠當作主食(取代飯)都不稀奇了,最讓我感到衝擊的是珍珠麻婆豆腐!這真的好吃嗎?居然還上電視XD

==========
另外附上一個做醬料的大品牌所設立的「珍珠料理食譜」給大家參考:
https://www.kenkomayo.co.jp/salad/trend/tapioca
有興趣可以做看看,但好不好吃、會不會拉肚子,羊角不保證!(逃
==========
不過這都是我從日本回來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對我來說最怪的「日式台灣料理」還是以「麵」為主吧。
說「麵」也不是很精確,因為日本人對台灣口味有著深刻的刻板印象——「辣」跟「肉燥」!
當初我剛到「ROCK」這間餐廳工作的時候,曾發生過一件很好笑的事。
那間餐廳每天中午會提供員工餐(跟菜單上的不一樣),有一次廚子興沖沖地跑過來說他為了我們幾個台灣人員工做了台灣味的料理,避免我們太想家。
接著炫耀似的拿出了一碗麵,一邊說這很辣喔。
「⋯⋯」
「⋯⋯?」
「⋯⋯???」
「?????」
廚子跟著我們彼此從興奮到困惑到茫然,中間大概花了五秒的時間。
我們:喔喔喔台灣料理! → 嗯?這啥? → 所以台灣料理在哪?(以為還沒拿出來)
廚子:哼哼哼臣服在我的手藝之下吧!使出台灣料理之術! → 咦?為什麼好像沒很高興? → 所以說那個歡呼聲呢?(拿麵碗的手有點痠)
在我們澄清彼此認知的差異後,廚子氣噗噗的留下一句:「你們一定不是台灣人辣!」轉身。
我們:好、好喔⋯⋯OK⋯⋯
現在想想,當時應該有更好的說法才對,畢竟他也是一番好心。可是對於第一次見到日式台灣料理的我們實在太困惑,不禁脫口而出:「台灣沒有這種料理。」、「不是所有台灣人都敢吃辣。」等等。
廚子啊,真是萬分抱歉!
至於那碗麵辣嗎?我覺得不是很辣啦⋯⋯(日本人對辣的接受度一般都很小)
大約過了一年,我早就離開那間餐廳,有一陣子真的超級想念台灣料理的味道,於是我開始上網估狗哪裡道地台灣美食。最終選擇到最有「台灣味」的名古屋旅遊,好好犒賞一下。
來到名古屋後放眼望去,確實很多店家都掛著「台灣」兩字的看板,好像這麼做就會吸引客人進去似的。(後來發現他們真的這麼覺得)
只是萬萬沒想到,這些「台灣料理」,卻都是一些我沒見過的東西⋯⋯
*知名餐廳味仙

台灣拉麵?擔擔麵嗎?還有那個台灣丼是什麼東西?滷肉飯?上面為什麼還有一顆生蛋還有海苔絲?美乃滋蝦?蔥爆豬肉?
這些⋯⋯到底是什麼啊⋯⋯?(黑人問號.jpg)
*元祖台灣咖哩

嗯⋯⋯?我沒見過咖哩裡面放蔥耶⋯⋯而且那坨肉燥是怎麼回事?肉燥飯就肉燥飯、咖喱飯就咖喱飯,為什麼要混在一起啊?台灣人才不會這樣吃咧!至少放肉鬆吧!(???)
這組合應該蠻好吃的,但是,這真的不是台灣料理⋯⋯
散發螢光色、裡面充滿三色豆的,才能算是及格的台灣咖哩!(營養午餐ver.)
*台湾まぜそば(台灣拌麵)

名古屋一堆賣台湾まぜそば的店家,甚至還有伴手禮可以帶回家煮,就連泡麵也沒有放過,可以泡泡熱水、輕鬆做出台灣料理⋯⋯才怪。
把這張圖拿給台灣人看,十個有九個會說這是韓式石鍋拌飯吧!
想學台灣的拌麵,會麻醬麵跟炸醬麵還有放滿黃瓜絲跟紅蘿蔔絲的涼麵就及格了好嗎。
台灣人的乾麵才沒有這麼搞剛(台)咧
自從珍珠到日本引起一波潮流之後,現在不只名古屋,很多地方都有「台灣料理」了。如果有興趣,等到未來能出國的時候還是可以去嚐嚐看,祭典裡的一杯五百日圓的珍奶也可以叫一下,這樣回台灣之後吃東西都會更加感恩。(喂!)
但我還是⋯⋯先不要了⋯⋯
Ps.對了,他們的肉燥是非常不夠味的,因為日本人大多不喜歡八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