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打工度假前,該做的幾件事!

(以下為個人親身經驗,不能概括而談,由自己思考並判斷過是最好的)
對我而言,拿到簽證後最大的問題,就是「該何時出發」以及「出發後的第一步」該如何規劃。在台灣,我們有家可回,如果到其他縣市,拿出信用卡,或者現金不夠到附近ATM領錢就可以在旅館住宿⋯⋯但在日本呢?剛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家,或許一般人想到的也是住旅館吧?
不過,你想過你在旅館要住幾天嗎?你身上備的錢夠支付你在旅館住宿+找工作+找住所的那段過渡期嗎?好不容易找到住的地方,除了付原本的房租以外,還有押金,另外日本有超討厭的文化叫做「禮金」(不退)⋯⋯
是不是越想越覺得害怕?是不是開始覺得身上帶的錢不太夠了?
所以!在出發前仔細規劃好,是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在出發前是直接在網路上找好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所以省下了非常多的前期費用,之後會再與大家分享~

找住所
其實最好的狀況就是,在台灣已經找到日本的落腳處。說來簡單,實際上卻很困難,因為日本人生性多疑(他們稱之為謹慎),基本上想租房都得要人親自到才行。當然也是可以體會他們的顧慮,畢竟作為房東,肯定不會想把自己的房子租給一個生活習慣很糟的外國人吧?
建議大家可以跟我一樣找個包住的工作,或者從打工換宿下手也可以!先從臉書粉絲團裡面找到適合你的日本打工互助會申請加入(有些會分地區有些不會),裡面會有一些抓交替⋯⋯不是,一些準備回台,想找工作交接的人。建議找那種,你到日本後他還能親自帶你做工作、熟悉環境的類型喔!打工換宿的類型比較好找,不過通常會希望你會講英文就是了。
如果喜歡自己找舒適的套房、雅房的話,可以針對地區性的去找他們的租屋網。想好自己能支付的房租價格,事先跟房東約好時間,等到了日本以後就⋯⋯先去辦手機門號!
避免臨時發生什麼事造成你不能去看房或會遲到,方便聯絡。而且有手機找工作也會方便很多,非常建議到了日本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辦個門號。再來就祝各位找房順利了!
會建議大家一開始找包住的工作其實是因為,日本租屋需要非常大的經濟支撐。(而且很多房東根本不租給外國人,記得要找那種寫著「外国人歓迎」的物件喔)
好比說,我曾在大阪住過share house,一個月房租三萬日幣,房東會為了防止你跑掉造成他虧損,通常會要求你先付前兩個月的房租(但有些不會)。然後再加上訂金(大概一兩個月房租)以及禮金(同一兩個月房租)⋯⋯訂金跟禮金的差別是,訂金會在你退租時還給你,禮金不會。禮金的用意是:感謝房東願意租房子給你的感謝錢。如果你房子是由仲介介紹的,那就還有一筆仲介金⋯⋯我記得當初付了大概十萬日幣。因為我是直接找房東,沒有仲介金,也不收禮金,才能這麼便宜的~

2.找工作
強烈建議先在台灣找好工作之後再赴日,不然至少也要約好幾個面試之後再出發⋯⋯日本本來就經濟狀況不是很好⋯他們自己國內都一堆失業者了,我們這些外國人真的幾乎只能挑那種連日本人都不想做的工作來做。
但也不用想得太悲觀,日本人工作非常一板一眼,而且他們草莓族也一大堆,像我們這種吃苦耐勞的台灣人,有些老闆是非常愛不釋手的~
如果原本日文本來就很好的話,那基本上是工作隨你挑啦!只要你待人處事很正常、有禮貌(這很重要),面試就沒問題。急著要工作的話,蠻推薦先從做派遣開始。
不過在台灣用中文面試都會緊張了,更何況外語呢?對日文沒什麼信心的話,也還是有能應付的工作,比如工廠或餐廳。想先適應日本食物、文化、生活的話,可以先選工廠,反正進產線工作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看到人記得打招呼就好。(日本人一天內第一次見面都是講おはよう,不管是不是早上)
餐廳的話,會有比較多機會練習到日語,不管是外場還是內場都一樣,但一般來說會對外場的語言要求比較高。不過做餐廳的好處是會跟同事有革命情感,所以交朋友比較容易,而且到處都聽得到日語,聽跟說的能力進步會很快!
3.找語言學校
若是經濟狀況OK,而且想先把語言學好的話,也可以先去唸個語言學校⋯⋯或者打工一陣子之後再去念也可以!(在日本有認識這樣的案例)
不過假如一開始就只想學語言+玩樂的話,就不一定要申請打工度假簽證,可以改成申請留學簽,但因為我沒申請過就不贅述了。 總之這一年你可以給自己很多的期許,然後試著一一達成。
4.準備台灣零食
假如出發前可以把住處跟工作都先確定好,這樣一來壓力會少掉95%,你可以花更多其他的心力在適應環境上面!行李箱我通常會建議帶最大的去,但不建議裝滿,因為前期你可能會要不斷奔波換地方,行李過重對體力是一大負荷。準備好一些基礎生活用品,當季衣服可以多帶一點,但其他季節的我建議放兩三件就好⋯⋯因為在日本一定會買⋯⋯而且日本人搭衣風格和台灣不一樣,搞不好等你習慣了日本的審美觀之後,你帶去的衣服就毫無用武之地了XDD
所以我會建議多帶一些台灣才有的東西,比如說台灣的零食跟泡麵!即使這些東西在日本(尤其是東京大阪這種大城市)也買得到,可是那價格是完全不能比較的啊~
就算你是個不愛吃零食的人好了,還是會建議帶一點在身上。像我就完全不愛吃零食,可是到了日本生活半年之後,莫名其妙也開始很想吃台灣味的食物⋯⋯
除了吃的,也可以帶上自己用習慣的東西。以女孩子來說,或許可以多帶一些用慣的面膜或衛生棉。(但我覺得吃的比較重要)

5.申請國際駕照
我強烈建議一定要去申請國際駕照,只要帶身分證、駕照、錢去監理站辦理就可以。如果不會開車,也可以在出發前趕快去學(我自己就是這樣),因為在日本很多地方都是開車比較方便!!尤其是不選在大都市生活的朋友們,要知道有些小站日本電車、公車都是一兩個小時才一班的,如果你只是想出門買菜,卻要花上四五個小時,我想不管是誰都會覺得累吧⋯⋯
我一開始去日本時,是選擇在山梨縣(東京旁邊)一個叫做「清里」的地方落腳。光是開車去買菜,就要先開車一個小時下山,再開一個小時上山回來XDD搭電車或公車我是想都不敢想,畢竟一次購物都要花這麼長的時間,我通常都買一兩個禮拜的份。要是搭車我應該會先當隻被壓死的螻蟻。
6.備夠錢
多少算是足夠的金錢呢?我覺得見仁見智。當初找了一份幾乎包吃包住的工作之後,我自己是帶了二十萬日幣去日本。但還是過得挺拮据的⋯⋯畢竟到了日本之後,要辦不少手續,比如說開戶、去區役所辦在留卡住所登錄、住民票、健康保險等等。雖然這些可能花不了多少錢,但很花時間,而且出門就一定會花車費跟餐費。不過我很皮,從來沒有因為錢不夠就不出門旅行XD
另外,就算到日本無縫接軌上班,別忘了發薪日也要等到下個月才拿得到。所以身上的錢一定要夠付將近兩個月的生活開銷,還有添購的生活用品,比如說保養品、沐浴用品之類的。
可能會有人想說,既然要買生活用品,那一開始帶著不就好了嗎?當然可以。只是日本天氣十分乾燥,台灣用得合適的東西,在日本不一定會好用。
通常⋯⋯通常都會重買啦⋯⋯比起帶這些可能用不上的生活用品,還不如去刻個圓章帶在身上呢⋯⋯(圓章在日本很好用)
所以這部分我不會說一定要帶多少多少在身上比較好,畢竟我是靠著二十萬撐過來的⋯⋯相信有人會覺得很多,但這金額是兩個月的生活開銷+初期費用+休假一直跑出去玩的情況算夠用。跟我同行的朋友則是帶十萬,後來有借他一些錢應付最後快要發薪前的日子XD

這篇都是一些小經驗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D